各教研室教师:
为了重塑教师威性,赢得教师尊严,改变目前教学秩序和学生养成习惯严重失常的现象,并降低学生学期课程成绩不及格率,提高成绩优秀率,使学生顺利毕业并就好业,狠抓课堂质量,加强教学过程化管理刻不容缓。为此,现制定系部“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十项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1.任课教师(理论+实训)为课程第一负责人,负责该门课程授课计划制定与执行,教案撰写,考核方式确定与执行,试卷制定及批阅,《学生成绩考核登记册》填写等工作,并按要求归档。
2.凡有实训场所并需要准备实验仪器和材料的实训课程,必须配备一名实训教师,实行双教师捆绑式教学,包括课堂秩序管理、学生实训辅导、教学过程研讨等工作,以保证实训课堂井然有序,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如因特殊情况无法保证双人捆绑式教学,必须征得另一名教师同意,并报系部备案。
3.教师课堂内容务必充实,组织科学,目的性强,以使课堂井然有序,杜绝学生无所事事的状况。
4.教师上课务必全身心投入,不做与课堂无关的私事,并提醒学生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杜绝玩手机、吃东西、睡觉、乱扔垃圾、乱放私人物品等不良现象,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所有实训课程必须制定《实训指导》(装订本或活页),作为实训教学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将考核结果记录于《学生成绩考核登记册》。
6.所有课程必须制定《习题集》(装订本或活页),作为理论教学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将考核结果记录于《学生成绩考核登记册》。
7.教师必须提醒、监督学生带好课堂必备用品,要求理论课至少“三件套”(教材、习题集、笔),实训课至少“四件套”(实验服、教材、实训指导、笔),避免学生上课无事可做。
8.课程总评成绩为《实训指导》、《习题集》、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课堂表现(回答问题、演示、辅助教学等)、不良记录(迟到、旷课、事假、玩手机、吃东西、睡觉、扰乱教学行为等)等的综合,比例可根据课程情况自行调整,原则上使班级单课成绩及格率平均达90%以上,优秀率平均达50%以上。
9.为了解放教师,并将精力主要用于课堂设计、管理、评价等工作上,鼓励教师对《实训指导》和《习题集》实行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监控和反馈重要知识点。
10.高级职称教师、教研室主任、教学骨干要自觉成为优质课堂的践行者,带领年轻教师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
上述十项规定系部将通过检查、督导方式予以落实。
中医药系
二○一六年九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