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养吾浩然之气

发布时间:2018-10-15    浏览次数:4


      孔子的学生孟子,名轲,他著的《孟子》中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这四个字,在神州大地可以讲是家喻户晓。人们总喜欢有所调整地讲:“正气浩然”。孟子讲的“浩然之气”成了千古流芳的名句。

 

 

 

      曾国藩认为:做大事必须要有豁达光明之胸,那么怎么样才能达到呢?在他看来,这必须通过“善养吾浩然之气”。 

      古典文化,儒家也好,道家、佛家也好,都强调一个静字,即万象放下,心无杂念、豁达光明、冲融虚廓的心境。在儒家,叫作“正心”、“诚”或“无妄”;在道家,叫作“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在佛家,叫作“明心见性”、“无行住而生其心”。 怎样来达到圣贤的境界呢?养气说是孟子人生修养方法中最有特色的学说,即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的“养气”实际上是—种锻炼人格意志和身体素质的方法,它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使某种意志信念高度集中凝聚,然后让其充沛完满,贯注全身。此时,人的身心成为意志和信念的凝聚体,而意志和信念也找到自己的物质载体。孟子的“养气”与中国古代的气功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揭示:如果人们祛除各种心理杂念,保持心理意志的高度凝聚,特使周围磁场发生物理变化,由心理变化导引出生理变化,而生理变化又反馈和强化人的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