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28 浏览次数:3
中医许多方名皆是按用药之后患者机体达到的正常的生理状态或是正常的生理外在表现而命名的,如逍遥散通过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使其达到逍遥快活,无拘无束的状态;交泰丸用肉桂,黄连使其机体心肾相交,如同天地交泰。那么温胆汤的方名又有何含义呢?
温胆汤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由半夏、枳实、陈皮、竹茹、甘草、生姜六味药组成,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并且指出其病因是“胆寒故也”。
罗谦甫曰:“胆为中正之官,清静之府,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恶壅郁,盖东方木德,少阳温和之气也,若病后,或久病而宿有痰饮未消,胸膈之余热未尽,必尽伤少阳之和气,以故虚烦惊悸者,中正之官,以槁蒸而不宁也,热呕吐苦者,清静之府以郁炙而不谧也,痰气上逆者,木家夹热而上升也,方以二陈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虽不治胆而胆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命名温者,乃谓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也,若谓胆家真畏寒而怯而温之,不但方中无温胆之品,且更有凉胃之药也。”
方名中的“温”字就是指通过药物治疗之后使胆腑达到的一种正常的温暖的状态,故此方名之曰“温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