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中医别名

发布时间:2018-02-01    浏览次数:28


      岐黄 公元前26~22世纪时,传说黄帝是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现存有我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黄帝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内经》。后世称中医学为“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悬壶 《后汉书・费长房传》载,市中有一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市头。而他的药给人治病,每每药到病除,十分有效,引起人们的注意。结果发现这个神奇的老头,每到落市关门后,他就跳入葫芦里。古代医药不分家,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代称。一些开业医生也将葫芦作为招牌,表示开业应诊之意,后人称医生的功绩为“悬壶济世”。 

      杏林 三国时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不受礼,只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树作为纪念。重症愈者种5株,轻者1株。数年后,蔚然成林,红杏累累。他建一“草仓”,告诉人们,要杏果的,不用付钱,只要拿一器谷子来换一器杏果。这样用杏果换来的谷子堆积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民。人们非常感谢他,送他的匾额上写着“杏林”、“医林”、“誉满杏林”、“杏林春暖”,这些赞誉之词成为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雅称。

      青囊  现在知此名字并使用者甚少。它的来源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据说,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明代沈绎诗曰:“白发至亲唯最审,青囊传业有儿孙。”这里所说的青囊是指药囊。